头部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连州 > 社会生活 > 医疗保健

甩掉“每逢佳节胖3斤”的肉


来源:连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发布时间:2018-03-05 09:38:18 字体大小: 浏览次数:-
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 马晋平  杨光谱







 

  运动前不热身
 

  有的人觉得时间宝贵,加上很多运动场地多为按时收费,于是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运动中,而忽视了热身运动的重要性。

  人类的身体并不能像机器一样,通过按钮转换不同的运行模式,而是需要逐渐由平静进入运动状态。充分的热身能够让机体反应更加灵敏,减少受伤的可能,提高运动能力。

  因此,在进行有氧锻炼前,需要花费5~10分钟,进行一些肌肉拉伸、绕肩、摆胯、扭膝、揉腕等热身动作。

 

  饭后立即运动
 

  不同的食物在胃内停留消化的时间不同。例如,进食的液体,仅停留5~10分钟;糖类食物如大米、面食,停留约1小时;蛋白质、脂肪完全从胃部排空,常常需要2~4个小时。

  当我们刚吃完饭时,吃进来的食物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胃部,此时运动将会使胃肠道需要更加用力,才能把这么大一团食物固定在相应的位置。

  更重要的是,人体消化道需要副交感神经活跃,才能够正常工作。运动时机体启动的是另一套功能完全相反的神经系统——交感神经。就像一个人无法同时向左和向右走一样,运动时的机体不能好好地消化食物,刚刚吃饱的身体也无法发挥完全的运动功能。没有副交感神经的支持,胃肠道无法保持正常的运动节律,食物常常去到了异常的部位,容易发生岔气、盲肠炎。

  饭后运动有害健康,空腹更不可取,尤其是早上。正确的做法是在饭后2小时以后进行运动,如有减肥、降糖需要,也应在运动前少量补充一些糕点、水果等小体积食物。

 

  4  过分注重运动成绩
 

  不同于竞技体育,运动的目的在于保持健康的体魄,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。有些人过分看重锻炼的成绩,如跑步所用的时间、羽毛球比赛的输赢等,甚至争强好胜,不考虑自身体质基础,强行加大运动量。

  短时、剧烈的运动时,肌肉并非进行有氧呼吸,而是以产生大量乳酸等有毒代谢产物的代价下进行无氧呼吸。这样做并不能提高机体的耐力,非但起不到健身、降脂的作用,还很容易造成运动后肌肉酸痛、韧带拉伤、肌肉劳损,甚至超过机体器官的承受能力,发生急性心、肺的不良事件。

  因此,需要摆正运动健身的心态,当运动的剧烈程度将要影响自己的正常说话时、在感到肌肉酸痛时,适当降低运动量。

 

  5  运动后大量喝冷水
 

  运动中大量出汗使身体着实处于相对缺水的状态,运动时由于精神紧张、注意力集中而会忽视饮水。运动刚刚结束后,身体感到口渴、燥热难耐,这时候没什么比一大杯冷饮更能吸引人了。

  然而,此时的机体还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的状态,大量的液体下肚,肠胃并不能够很好地吸收这些水分,反而引起呕吐等胃部痉挛的表现。冰凉的饮料也会刺激胃肠道黏膜,引起腹部不适。

  正确的做法是在运动前、运动中、运动后,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。此外,选用含有盐分的运动饮料能够使水的吸收效率更高,也能够同时补充随汗液流失的盐分,缓解疲劳,预防痉挛和抽筋。

 

  运动后立即洗澡
 

  运动出汗再正常不过了,这时候洗个澡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。有的人喜欢洗冷水,顺便也给燥热的身体降降温。但冷水会使身体表层的血管剧烈地收缩,血液循环阻力上升,加重心脏负担,还很容易着凉,患上感冒。既然冷水不健康,有的人则选择热水澡,既舒服又解乏。殊不知水的热力会使浅层血管扩张,过多地增加全身皮肤的血流量,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,很容易头昏眼花,晕倒在浴室的例子不胜枚举。

  所以说,运动结束后宜休息10~20分钟,待身体恢复平静,不再出汗以后,再洗个温水澡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
 

(来源:广东卫生计生公众号)

 
footer底部